中华周易研究会
杂文随笔 - 外语:文化还是工具
外语:文化还是工具

许纪霖

  日前,我收到了母校华东师大出版社寄赠的两册样书,一册为《英国文化选本》,另一册是《美国文化选本》。因为不是自己行当的书籍,照例是随便翻翻。不想,这随便一翻,竟生发出许多感慨。

  在现代中国的文学史和学术史中,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学者文豪,比如钱钟书、吴宓、梁遇春、叶公超等等皆出自外文系。人们对他们肃然起敬,不仅仅因为他们外语好,更重要的是学贯中西,文史哲,无一不通,可谓传统意义上的通人。中国的人才培养,一向注重通才教育,知识本是一个整体,焉能隔裂得支离破碎?及至西风东渐,中国的教育开始欧化,有了学科的分工,于是专家生逢其时,通才教育开始向专才教育变化。

  不过,以我的了解,解放前的大学教育,即使有专业的分工,也是粗略的,先是分为理学院与文学院,随后文科中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分家,有法学院与文学院。传统的文史哲,包括外语,就留在文学院里,尽管门庭自立,却亲如一家,无论师长还是学生,跨系间的兼课或选科犹如邻居间的串门。陈寅恪是清华历史系下的聘书,但在中文系还有兼课。朱自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,后来却成为清华中文系的名教授,没有人大惊小怪,指责他们非科班出身,或不务正业。

  在文科各系中,外语系诸师生似乎又是得天独厚。按照《围城》里的描写,外语系除了被学理工的瞧不起之外,文科的其余同行统统在其之下。这当然与五四以后中国学界逐渐形成的崇洋媚外风气有关。另一方面,也是由于当时外文系施行通才教育,不仅传习语言,而且教授西洋的经典文化,鼓励作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。曾经做过清华外文系主任的吴宓先生认为:外文系学生应该(甲)成为博雅之士;(乙)了解西洋文明的精神;(丙)熟读西方文学的名著;(丁)创造今日的中国文学;(戊)交流东西方的思想。于是,外文系出来的学生,在学识学养上自然要高出一筹,钱钟书、梁遇春这样的天才脱颖而出,也就毫不奇怪了。

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外语系再也不是研习西洋文化的伊甸园,而成为生产翻译专才的工厂。外语本来是一种文化,一种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场景相联系的文化,在我们这里却被曲解为一种纯粹的语言,一种失去了内在灵魂的工具性语言。这种曲解,一开始是因为阶级斗争的需要,将语言的形式与其资产阶级的内容分离,如今却演变为一种实用的、工具理性的观念,将外语作为出国、晋级、谈生意、炫耀身份的敲门砖。世界本来只有一门英语,一门与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英语,而在中国却冒出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孽种,什么科技英语、商贸英语、旅游英语、托福英语等等。从表面来看,英语而今在中国真是大行其道,颇有取代中文之势,但它早就失去了自身的家园,失去了原来的文化之根。一个托福考600多分的外语系学生可以对英美的历史文化懵然无知,一个满嘴洋文的高级白领竟然只读《文化苦旅》、《丰乳肥臀》,而不知洛克、休谟为何方人杰。而在堂堂高等学府,外语系的师生之所以令人羡慕,不再是因为知识渊博、视野开阔,而仅仅是因为毕业以后可以找一个好饭碗,或者干起第二职业来适应面广。外语人才真的成为各行各业都欢迎的万金油。

  然而,这盒万金油,除了论翻译,一谈到文史哲,即使是英美的,却是破绽百出,其知识之贫乏、学问之浅薄,到了令人难堪之程度。这自然怪不得外语系的莘莘学子,当初他们都是百里挑一,以拔尖之成绩考入外语系的。但几十年来形成的外语教学弊端,使得他们只识语言,不知文化,或者只晓得文体之美妙,却无法领略个中哲理之奥妙。章太炎老先生当年颇瞧不起为洋人服务的翻译,将其列为人群中之末等,而今如此之不堪的外语教学,岂非在重新制造那失落了灵魂的末等人才?

  所幸的是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家开始正视其中之弊,试图突出重围,接上半个世纪以前那种文史哲贯通的教育传统,那种曾经培养了钱钟书、梁遇春等一代巨匠的通才教育。我在文首提到的那两册选本,就是这一观念导引下的产物。编者杨自伍先生,乃资深翻译家杨岂深先生的公子,与我曾有一面之缘。他在前言中坦言:“当今之世,学科划分日益精细,由博返约的治学之道难以薪传,由是专家辈出,而大学问家寥若晨星。”他以为,要改变这一格局,似乎需要提倡一种为学问而学问的风气,融文史哲为一炉,使学问扎根于广义文化的土壤。因此,这两册选本,不似以前所习见的那种纯文学的英美文选,而是以文为主,兼及史哲,不仅收录英美文学大家的散文精品,而且也选入诸如休谟、密尔、怀特海德、伯林、汉密尔顿、米德和李普曼等思想大师的传世隽文。通观下来,英美两国的精神文化传统,大致可窥其脉络。而且是中英文对照,既可直接感受原文之精妙,又能比照诸位翻译名家的译文,从容比较两种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微妙区别。

  我想,那些考托福的、学商贸英语的、做涉外生意的,如果在课外业余,都来读一读这两本书,想必会有事半功倍之收获。多一点翻译的技能还在其次,更主要的,还是受一点英美文化的熏陶,而这样的精神熏陶,本来似乎应该是研习英语的真正意义所在。可惜的是,在我们这个人文精神日趋稀缺、工具理性愈加发达的俗世里,谋生的营当太令人着迷,而灵魂的再造差不多被忘记得一干二净了。

四柱培训班 邵伟华 顾问


Top  返回